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无人机赋能翠屏林业 生态修复开启低空作业新篇章

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无人机技术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其应用版图不断向外拓展,在林业领域的潜力正逐步释放,光芒初绽。近日,翠屏区机场东线观音岩生态修复项目便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林业融合的精彩实践——首次启用低空无人机运输竹苗精准投放的创新方式开展生态修复造林工作,为陡峭地形营林生产的提质增效按下了“加速键”。


项目现场,操作人员轻点指令,无人机便稳稳地将重达150斤的竹苗从地面腾空吊起。它如同一位灵活的空中运输员,朝着高低落差达80米、直线距离200米外的施工现场飞去,单程耗时仅仅2—4分钟。按照每日作业8小时计算,这架无人机一天就能运输竹苗300丛,换算下来,其效率等同于10名工人辛苦劳作2天的工作量。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压缩了项目施工周期,让造林进度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无人机搭载的先进定位和导航系统,使其能够将竹苗精准无误地投放到指定种植区域。这不仅提高了种植的精准度,更重要的是,让竹苗的成活率得到显著保障,为林业资源的科学、高效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翠屏区机场东线观音岩生态修复项目所处的五粮液机场东连接线象鼻至宗场段,地形条件极为复杂,山体陡峭险峻。以往依赖人工运输苗木,效率低下不说,还伴随着极大的安全风险,运输成本高昂,运输周期漫长,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苗木极易受损。如今,低空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运输时间大幅缩短,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成本有效降低,苗木损伤也大大减少,造林绿化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项目建设得以快步推进。


此次创新应用,只是翠屏区在林业领域探索科技赋能的一个开端。展望未来,翠屏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度挖掘低空无人机技术在营林生产、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防火巡查、林地资源调查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潜力,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林竹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建设美丽翠屏贡献更多力量,在生态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作者:李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