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市各区(市)县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创新深化林长制实践,探索出科技支撑、制度保障、公众参与、联动监督的现代城市绿化治理范式。
一是强化科技手段应用,提高绿化管护水平。高新区积极探索“林长+科技”的公园绿地精细化管理路径,创新性使用无人机、机器人、无人保洁车辆等管养设备开展绿地巡护、林地安全巡查及病虫害防治,有效攻克高大乔木病虫害防治难题,推动园林绿化管护水平显著提升,为全市“林长+”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科技赋能范例。
二是创新评审模式,推动景观设计精细化落地。武侯区以林长制为抓手,创新“林长制+项目”园林绿化项目方案评审模式,建立“现场踏勘+室内论证”双轨评审模式“林长+审核单位+专家+业主单位+设计人员”五方评审场景、“技术审查—政策衔接—施工预演—林长监督”全周期服务体系,行业牵头尽责、林长履职参与、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助推园林绿化项目景观设计精细化落地。
三是打造林长制科普载体,提升公众参与度。成华区建成首个林长制主题科普园,以林长制科普文化为核心主题,将生态科普与休闲功能深度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林长制知识、政策法规、生态保护发展和安全工作成果等内容,提升市民对林长制工作的了解,推动园林绿化从管理向全民共治共享转变。
四是强化政治监督,压实生态保护责任。邛崃市将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纪委监委政治监督重要内容,统筹协调规划和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和纪委监委监督部门,采取“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模式,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将政治监督贯穿林长制全领域、全过程,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