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林草局长话“两山”|毛洪斌:三色共绘资阳市“两山”转化新图景

三色共绘资阳市“两山”转化新图景


毛洪斌

资阳市林业局局长  


资阳是四川唯一直线连接成渝“双核”的城市。全市森林面积183.2万亩、森林蓄积量493.8万立方米,有木本植物和竹类500余种、陆生野生动物171种。近年来,资阳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三个“更加注重”,坚持“四库”联动,着力破解林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难题,从绿化提质、改革兴业、产业利民等重点发力,积极拓宽“两山”转化新路径,加快实现从“生态绿”“山林青”到“经济红”的蝶变。


绿养相济“提质”,厚植“生态绿”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提质”,优化林分结构,搞好森林经营。守护绿水青山是推进“两山”转化的基础和前提,资阳始终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实施“三大工程”筑牢生态屏障,让“生态绿”成为资阳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全域增绿”拓展版图。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及“线下示范、线上联动”的国土绿化新机制,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印发国土绿化规划,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项目拓展造林空间。全省率先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全域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营造林28.52万亩,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5个。


“科学护绿”提升质量。聚焦“固碳于木”,先后发布《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工作》《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关于加强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等市林长令,率先实现用地用林联合审批,成功拔除安岳县松材线虫病疫区。建立“林长+古树”包联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千年古树保护三年行动。认真落实森林防火“一长两员”制度,高火险期护林员系统上线率居全省首位,连续25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生态治绿”培优环境。围绕“蓄水于山”,以沱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河岸、矿山、城区保留山体等生态治理。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高质量提升水资源保持和调节能力。“十四五”期间,实施道路、水系绿化43.7公里、中心城区保留山体绿化70座、涵养水源保护区绿化30余个,治理修复矿山35座。


深化改革“兴业”,激活“山林青”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兴业”,多用改革的办法用活林草资源。资阳发布《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长令,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释放林地经营潜力,让山林真正成为百姓的“绿色银行”。


“平台+证书”完善流转载体。制定《资阳市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交易规范》,构建“政府+市场+农户”联动机制,明晰林权归属、价值。修订《资阳市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依托成都农交所资阳所设置四级服务站(点)1052个,流转林地超10万亩。将颁发林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作为推进规模经营、打通抵押融资等突破口,颁发证书13本,走在全省前列。


“政策+金融”激发改革活力。坚持财政资金撬动、争取专项债券项目、引导社会融资“三措并举”。出台“天府森林粮库”“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方案,健全组织、资金、用地、技术等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储备林+融资”“园区+专项债”“基地+贷款”等模式,不断注入投融资“源水”。“十四五”期间,到位财政资金2.7亿元,融资近20亿元,公益林保险保费实现政府“买单”。


“培育+引进”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深化“公司+林农+基地”“国企+民企”等经营模式。实施“创业资阳”行动,出台园区和基地管理办法,落实30万—300万元不等的奖补政策,提升经营主体进山入林、投资兴业积极性。全市成立林业国企5家,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150余家;组建专班赴广东、上海等地招商引资,成功签约林业项目6亿元。


优化产业“利民”,打造“经济红”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更加注重“利民”,拓展林草就业增收空间。资阳始终秉持“植树即为林”“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实际重点培育柠檬、蚕桑、中药材、林下经济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


培育优势品牌提升竞争力。联合省林科院共建创新平台,建成西南首个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国省科研课题和转化成果60余项,推广良种40个。擦亮“中国桑都”“柠檬之乡”等品牌,复合开发蚕桑高端产品70余种、商标品牌14个,安岳柠檬获中华名果、国际水果博览会金奖等殊荣,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全国首批“品牌价值领跑者”。


打造经济闭环融合发展。聚焦“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建立“3+N”园区基地发展体系,着力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全市建成现代产业基地70万亩,市级以上林业园区和基地8个;深化区域合作,与重庆大足共建巴蜀雅楠旅游示范区,建成省级以上康养教育基地等14个;202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构建利益机制促农增收。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企业、村集体、林农多方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股份合作+”明晰权属,林农以权入股,按林农、村集体、企业6:1:3分配采伐净收益;推行“共营共管+”实施经营,企业支付管护补助,按6:2:2分配产出利益;推行“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吸纳林农参与项目。2024年以来新增岗位2万个,带动7万余林农就业,人均增收1700元。


未来,资阳市将深化“两山”理念实践,以“天府森林四库”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国土绿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特优产业发展,让每片山林都成为生态屏障“守护者”、绿色发展“动力源”、乡村振兴“聚宝盆”,奋力书写新时代川中丘区林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